新文化网 > 资讯 >《李女士自传》序言:走出风雨丛林的女士

《李女士自传》序言:走出风雨丛林的女士

2023-10-01 22:07:13 来源:互联网 阅读:-

中国中医中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他是一部伟大的哲学史鉴,科学性的辩证用药,完全可以调愈西医无法治愈的各种癌,尽管西医大刀扩斧,也无法解决一个小小的新冠病毒,中国中医中药四天时将病毒一网打尽,展现出中国中医圣手的大智慧,为中华民族走向死亡保驾护航作了历史性的新贡献。2001年的非典(SARS)和2019年至2020年的新冠病最终还是中国中医大师解决了残局。尽管西医专家教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结果丑态百出,造成武汉一片喊叫声泪洗江城,横尸各大医院(哀)也!

历史的教训有力的证明中国中医中药大师才是人民的大救星。中国的中医中药是56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屹立世界之林,是人类文明的灯塔,照亮世界人民的健康长寿。

熊太煜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为中华民族成为健康民族而努力成功。

我在震撼之中读完了李女士的自述,这是一部非常罕见的自传,是与精神顽疾斗争的简史。

我的心随着她叙述的不断深入而起伏,使我深刻认识到还有很多像她一样的人,仍然没有找到走出迷茫的丛林,还没有找到走出来的道路。

很显然,李女士走出来了,她这样有条理地写出这些文字,能够站在一个正确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过去,分享自己的苦难过程,敢于面对曾经的错乱与过失,把自己的经历全部呈现给大众,这的确是一种大爱的奉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找到一条走出困境的道路,在黑暗里燃出一隙亮光,让很多同样痛苦着的人看到光明,一样走出坎坷而恐怖状态,这个“现身说法”太有价值了。

按照河北名医赵振兴先生的话说,这里边有“名师指路、贵人相助、有人督促”,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然贯穿于其间的中医药大智慧,更加弥足珍贵。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与中华民族生死相依血脉相连,一起走过了几千年,经历非典,收获新冠,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医药的历史辉煌、现实作用和巨大的未来价值。

在李女士走出坎坷困苦的患病过程里,我们从一个很小的角度,再次感受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也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体的未来发展和前景充满信心,也使我这个奔七的“老中医”,深切感到传承创新、发展学术的沉重历史责任。

我个人虽然比较平庸,而我的老师、师父却很突出。三十多年前我的导师余瀛鳌国医大师指导我研究“宋金元学术源流”,这是一个学术史课题,需要大体上阐明宋金元时期如何承接了张仲景的伤寒学,如何启发了明清的温病学,这为我日后撰写《中医外感热病学史》等书籍奠立了基础。余老支持我研究医宗扁鹊,这也对我打开先秦医学史研究的大门赋予了正能量。

参加优才项目,有幸能拜师于邓铁涛、朱良春国医大师门下,传承中医衣钵,承接岐黄薪火,让我在抗击反中医思潮的时候可以跃马扬鞭奋勇向前,著书立说不甘人后,也见证了章朱学派百年传承的艰辛与荣光。

各位领导、同事、亲友、家人、学生徒弟,都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给我很多爱护和支持,因此,我才能奋不顾身,有一些成绩。所以,他们都是我成长与进步的贵人。

时光如穿梭,我已经迈入六十五周岁的人生快车道,当选河北省名中医,肩负培养学术传人的历史重任,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的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河北省健康养生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医文化专委会的主任委员,河北省药膳学会的名誉会长等,还有很多应该做而没有完成的任务,恰如一本书所说“日暮途远”,需要趁着落日余晖的时候,奋力向前。

我研究过中医的历史,写过《永远的大道国医》和《中医近现代史话》,主编过《医经学派》、《颐养天年》《外求内养找健康》等书籍,深知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辉煌,也有近代的百年坎坷,更有巨大的现实作用和遥远的未来价值。但是,自从西风东进之后,中医一直处于被审视、被质疑、被歧视和被打压的境地。建国后虽然党和政府重视中医,但是用当代语言说明中医优秀,找到一条发展复兴中医的道路,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我在网络里讲过“说仲景”、“学《内经》”,也有“话说中医五千年”,担任过河北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主编和出版过《杏林寻宝·保护中医》,因此还有自己的中医梦。

我接触“渍汗法”的时候,深感这项源于民间的中医技术应该发扬光大,因为它符合《内经》所说的“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的学术原理,能够“开鬼门,洁净府”,让错乱的升降出入重新回归有序,让生命重新恢复健康。

《内经》说:“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医随国运,中医药迎来复兴的机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我们不能无所作为。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中,在应对未来生物战的时候,中医药善于预防和治疗的巨大价值,可以作为民族命运的压舱石。中医与中华民族生死相依,血脉相连走过了几千年。

在后疫情时代,中医药对于世界性的医学难题:“慢病高发难治、费用高昂难付、化学制药滥用成灾”,需要中医智慧救世。中医是生成论的世界观,与西医结构决定功能的方 法 论不一样;中医治疗疾病不是简单对抗和假体替代,而是“杂合以治”的活法巧治,具有五大资源优势。

一个“西医中国化,中医世界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正在逐渐形成。

邓铁涛先生说中医属于中华民族的和氏璧,是超过四大发明的第五大发明,中医承载着中华文明,必将走向世界,造福于大众。

我们生为中医,非常幸运;《中医药法》不仅保障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也打开了理工男、文史女进入中医圣地的大门。

见证了李女士的康复过程,让我们在为她高兴的同时,希望借助于她的分享,有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医药的重要作用,希望能为世人的健康,提供一个真实的参照。

作者: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写于求石得玉书屋


推荐阅读:旗龙网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