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网 > 资讯 >线上被告“消失” 线下法官攻坚!

线上被告“消失” 线下法官攻坚!

2025-08-14 17:04:20 来源:互联网 阅读:-

一份关键条款缺失的合同,一笔拖欠十五年的工程款,一位身患骨癌晚期的七旬老人,一个缺席庭审的被告——面对证据薄弱、事实难查,又关乎原告生存希望的困境,蛟河市人民法院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为一起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原告张老汉追回了部分欠款及被骗服务费。

2010年,为补贴家用,张老汉远赴浙江承包了一项水暖维修小工程。然而,工程完工后,约定的工程款却迟迟未能收回。十几年间,张老汉白发渐生,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后被确诊为骨癌晚期),这笔3万元的欠款成了他沉重的负担,也是其治病救命的希望。

庭审中,身处浙江的被告蒋某申请线上参诉却始终未上线参与庭审,法庭依法缺席审理。调查发现,当年双方签订的合同仅约定了施工内容和水暖作业单价,工程总价、付款方式和时间等关键条款均未明确。这唯一的证据,显然无法有力支撑张老汉的3万元诉请。依程序,法官向原告释明了相关法律及无法提交其他有效证据即可能面临败诉风险的不良后果,法官的话重重砸在老人心头,他本就蜡黄枯槁的脸上血色尽褪,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无声地瘫软在座椅上.......

休庭期间,法官了解到更揪心的情况:张老汉为治病耗尽积蓄,家人打工还债,生活困顿。更糟的是,此前他在网上寻求法律帮助时,被某平台以“包打赢”为由骗取了3000元服务费,立案后该平台再未提供任何法律服务,从此没了音讯。

面对几乎“无解”的局面,承办法官将突破口转向了庭后。他第一时间拨通了被告蒋某的电话。起初,蒋某态度强硬,矢口否认欠款。法官没有气馁,一方面严肃指出合同履行及诚信的法律责任,一方面将张老汉骨癌晚期、生活极度窘迫的实际情况坦诚相告。连续数日,电话沟通、情理交融,蒋某的态度终于松动,同意支付部分工程款。

同时,法官紧盯那笔被骗的3000元。他多次联系涉事网络平台客服,明确指出其收费后未提供实质性服务、存在明显过错,并详细说明了张老汉的特殊困境。经过据理力争和反复协商,平台最终同意退还2500元。

当承办法官将被告同意付款及平台同意退费的消息告知张老汉时,老人枯瘦的手颤抖着,浑浊的双眼噙满泪水。这笔来之不易的钱,承载着生的希望。



【法官手记】

司法工作的使命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当事实无法还原时,如何维护正义,使当事人感受到希望,对审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易结,事难了,易断的官司背后,可能潜藏着无数段无法修复的社会关系,这就要求审判活动拓宽思路,多元化解矛盾,用法律与情理共同为正义护航。

(蛟河法院 朱家渔 柳欣杨)



推荐阅读: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