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支来自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的9名学生组成的“乡见恨晚”实践团踏上了清远市连山壮瑶族自治县永和镇蒙峒古村的土地,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实践之旅。尽管车程长达六小时,队员们却毫无怨言,一路满怀期待。随着车辆逐渐驶入山区,高耸的青山与缭绕的白云交织成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画卷,为这次旅程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向往,让人不难理解古人为何向往隐居的缘由。
抵达古村后,队员们稍作休整便迅速投入实践。漫步在古村的石板路上,他们主动走访村民,起初村民们略带戒备,队员们便以和蔼的微笑和亲切的问候拉近距离。很快,村民们放下顾虑,与队员们熟络起来并交流互动,以派遣休闲时光的孤寂感,丰富精神生活。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帮村民抓鸡、锄地、搬运蔬菜、教村民用短视频平台拍山楂果园,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村民们也以热情回馈,不仅邀请队员们品尝清甜的西瓜,还拿出青草膏为大家涂抹蚊虫叮咬处,浓浓的情谊在互动中悄然升温。
蒙峒古村的独特魅力让队员们沉醉不已。这里既有古风盎然的建筑、古楼、传统民居、黄蜡石街与小亭相映成趣,墙上色彩鲜艳的壮瑶风情墙绘更添文化气息;又有丰富的民俗活动,抢花炮、真人CS、竹竿舞、民族婚庆演出、“七月香”民俗活动之“真爱之夜”等精彩纷呈。夏日里,古村的河水清澈清凉,队员们在此体验戏水节文化,欢声笑语回荡在河道上空,队员们在当地工作人员的专业引导下,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在古楼前取景拍摄民族文化宣传片,用镜头定格壮瑶服饰的独特韵味与古风建筑的古朴风情。
山楂树下艺术营地又分为休闲区和亲子活动区两大功能区域,营地内分布着帐篷、绿植、花海、秋千等设施与观景元素,呈现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休闲氛围。篝火晚会也在该营地举行,村民们手牵着手,伴着节奏明快的歌谣翩翩起舞。“广东无雪”是大众普遍的认知,然而此地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使得屋檐大地皆覆白,打破“岭南无雪”刻板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古村的发展离不开从大山走出又回归的大学生蒙美芹女士的助力,她用知识为家乡发展注入活力,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学习就是金钱、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古村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山楂干、紫苏酱等纯天然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以独特的田园特色、古风建筑、特色民宿布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每逢五一、国庆等法定节日,往来游客量较平日显著增长,古村便迎来客流高峰,展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实践中,队员们白天走访调研、参与活动,夜晚则聚在一起分享想法、调整计划,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尽管活动内容与最初策划略有不同,但队员在探索中收获成长。此次蒙峒古村之行,队员们不仅用脚步丈量了乡土大地,更用青春热情书写了与村民的深厚情谊。这片充满生机与文化底蕴的土地,成为了他们青春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对乡村振兴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推荐阅读: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