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网 > 资讯 >直击执行丨

直击执行丨

2025-10-22 15:52:59 来源:互联网 阅读:-

一句“对不住” 一句“没关系”法官用调解为友情“保值”“法官,我们愿意和解!”近日,在蛟河法院的调解室内,一桩纠缠两年之久的借款纠纷,在秋日暖阳中迎来圆满结局。

这起看似普通的民间借贷案件,背后却蕴藏着一段跨越二十载的同窗情谊。特别的是,申请执行人远在南方务工,由其年近七旬的母亲李阿姨代为出面;而被执行人赵某,竟是李阿姨从小看着长大的“侄子”。

三万元借款,本是同窗之间雪中送炭的情义之举。不料赵某生意受挫,还款一拖再拖,昔日挚友最终对簿公堂。案件进入执行阶段,面对这本清晰的账本,承办法官却看到了账本背后更重的人情。他没有立即启动强制程序,而是选择先当一名“倾听者”。倾听李阿姨作为一位母亲和长辈的无奈与心酸,也倾听赵某作为创业失败者的窘迫与愧疚。法官敏锐地察觉到,赵某虽有履行意愿,却深陷能力不足的困境;而李阿姨一方,愤懑之下掩藏的,何尝不是对那段珍贵情谊逝去的惋惜。

“二十年的交情,难道真要因为这笔钱走到尽头吗?”法官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触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弦。

在随后的三轮调解中,法官精准施策。首轮讲清“法理”,明晰权利义务与法律后果,划定履责底线;第二轮疏通“事理”,共同分析赵某的现实困难,探讨切实可行的还款方案;第三轮则重在唤醒“情理”,引导双方回溯二十年相交的点点滴滴,重新拨动那根关乎信任与宽容的心弦。

最终,赵某竭力筹措资金,支付了首期款项,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更令人动容的是,在法官的鼓励下,赵某主动拨通了远方老同学的电话。一句诚恳的“对不住”,一声宽容的“没关系”,让两人的心结随之冰释。

案结,事了,但“人和”的追求未有穷期。法官特意建立微信联络群,定期跟进还款进展,这既是对协议落实的监督,更是一座维系信任、安顿人心的桥梁。李阿姨动感动道:“法官真是把我们的事儿放在心上啊!”

三万元,标的虽小,却照见了司法为民的初心;一场调解,过程虽繁,却诠释了“如我在诉”的境界。这起案件的成功化解,是蛟河法院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生动缩影。蛟河法院将不断创新执行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升执行工作质效,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贡献司法力量。

(蛟河市人民法院 张鑫 朱家渔)


推荐阅读:

(正文已结束)